陜西省
建筑科學研究院曾經對內外墻分砌的砌體, 進行了多次反復的試驗和分析, 結論是內外墻分砌的砌體整體抗震性能遠較小于同時砌筑的抗震性能。在此基礎上又從眾多的試驗中進一步得到結論, 內外墻同時砌筑的連接性能最好, 外墻向內墻留踏步槎( 斜槎) 的連接性能只能說較好, 而留直槎并按規定埋設拉結鋼筋的連接性能只能說一般了,僅留直槎不加設拉接筋的情況最為糟糕。
這些結論使我們更深刻認識到內外墻同時砌筑對砌體質量產生的巨大影響, 從而喚起我們對內外墻同時砌筑的自覺性。同時我們也知道, 在正常情況下,
建筑物建成后也會產生沉降。如果內、外墻分砌, 肯定對這種正常的沉降是非常敏感的, 它會由于承重體系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沉降裂縫。
圖1-52 磚砌體斜槎的留置方法
為了保證磚砌體的整體性, 磚砌體的轉角處和內外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 嚴禁沒有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別砌筑施工。這樣的要求顯然對磚砌體的整體性提供了很有力的保證, 但是卻帶來了施工中極大的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砌體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 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 (見圖1 - 52 ) 。至于砌筑多孔磚砌體, 應當根據磚的規格尺寸, 同樣留置長高比為1∶2 的斜槎。
對于留斜槎臨時間斷處的質量檢查, 應當運用觀察和尺量的方法, 從每檢驗批中抽查20 % ,并且不應少于5 處。
本文由工百科創作或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hoogdooo.com/wiki/jianzhushigong/2013-09-13/540.html